第一篇:语文新课程教学心得
古典诗歌的教学目的是传承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喜好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自觉性,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www.)通过朗读,体会古典诗歌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把握诗歌形式特征,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赏析作品重点是领会诗人的情感,掌握表达情感的表现方法。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架起这道通往文学圣殿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厚实的语文功底,用对古诗词的喜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带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带着对古诗词的崇敬之情,去学习、口评、赏析,从中汲取文学营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运用,就要靠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是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可以实际的课堂中,教师总是以理性俯视学生,以漠然试图激起学生的情感。通过实践,我觉得“倡导背诵,实现‘量’的积累,增进朦胧理解”的做法确实不错。可以说是“粗”中有“细”。在此,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和见解。
一、以读为主,体验情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理解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仅可以感悟诗中情感,还要把握诗的内容。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在朗读中的理解可以充分展现自我观点。这就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我发现的平台,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充分体现。当然,读也要注意方法。首先,要读得“忘情”。在把握重音、情感、节奏的基础上,尽情、尽兴地朗读,从而获得整体感悟。其次,要读出“花样”。如果一味用某种形式读,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比如:个体读与集体读相互映衬、男生读与女生读相映成趣、学生读与老师读相互比较……还比如配乐读等等,都能激活思维,调动兴趣。 实践证明,这样读不但激发了学生兴趣,还成功地将他们带入了诗的情感世界。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还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可达到激活情感的目的。
二、准确感悟、培养素养。在诗歌教学中,教者设计问题多、杂。这样会让学生无法获得一个整体感受,而且课堂重点也模糊,老师自己也讲得很累、很辛若,课堂效果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所以,设计问题一定要少而精,可以围绕三方面来设计问题,即内容(事物、事件)、画面、情感。 但是,要做好“用精美语言描绘画面”,学生的语言组合能力及词汇量毕竟有限,老师的语言示范非常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有好些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大加褒扬;采用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不仅训练学生记忆力,还积累了众多的佳句、绝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心魄相系的古诗文的独特美质。
第二篇:语文新课程教学心得
古典诗歌的教学目的是传承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喜好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自觉性,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朗读,体会古典诗歌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把握诗歌形式特征,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赏析作品重点是领会诗人的情感,掌握表达情感的表现方法。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架起这道通往文学圣殿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厚实的语文功底,用对古诗词的喜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带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带着对古诗词的崇敬之情,去学习、口评、赏析,从中汲取文学营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运用,就要靠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是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可以实际的课堂中,教师总是以理性俯视学生,以漠然试图激起学生的情感。通过实践,我觉得“倡导背诵,实现‘量’的积累,增进朦胧理解”的做法确实不错。可以说是“粗”中有“细”。在此,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和见解。
一、以读为主,体验情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理解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仅可以感悟诗中情感,还要把握诗的内容。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在朗读中的理解可以充分展现自我观点。这就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我发现的平台,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充分体现。当然,读也要注意方法。首先,要读得“忘情”。在把握重音、情感、节奏的基础上,尽情、尽兴地朗读,从而获得整体感悟。其次,要读出“花样”。如果一味用某种形式读,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比如:个体读与集体读相互映衬、男生读与女生读相映成趣、学生读与老师读相互比较……还比如配乐读等等,都能激活思维,调动兴趣。 实践证明,这样读不但激发了学生兴趣,还成功地将他们带入了诗的情感世界。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还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可达到激活情感的目的。
二、准确感悟、培养素养。在诗歌教学中,教者设计问题多、杂。这样会让学生无法获得一个整体感受,而且课堂重点也模糊,老师自己也讲得很累、很辛若,课堂效果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所以,设计问题一定要少而精,可以围绕三方面来设计问题,即内容(事物、事件)、画面、情感。 但是,要做好“用精美语言描绘画面”,学生的语言组合能力及词汇量毕竟有限,老师的语言示范非常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有好些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大加褒扬;采用 ……此处隐藏4210个字……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学生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改变必然导致教学行为的改变。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
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勇敢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无论是哪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考练课、讲评课,阅读课、写作课,无一例外,它的活动主体永远是学生,让学生全新地面对文本读,让学生说阅读的第一感觉,写他们阅读的深层认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自己的人生得失。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的舞台。
(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过去教师主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掘与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养成敢于、追根问源的科学精神,而学生自主、合作意识,也因为探究的逐渐深入而相得益彰。
(三)课堂氛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进行分组、必不可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变得比以前更加活跃, 1
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以前沉默寡言的学生,也开始变得兴奋起来,信心大增,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不再沉闷,教师和学生彼此都感到轻松愉快,因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就像任何一件新事物刚刚诞生时不被人们理解和多有误解一样,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也在现实情境中潜在着诸多困惑。
(一)观念的更新需要一个过程。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时间来磨合。长期以来教师己经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要以平等的心态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非轻而易举。而学生改革意识的欠缺也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的“瓶颈”环节。学生的学习习惯仍很传统,习惯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缺少自主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反感及至排斥新课程。教师固然要转变教学观念,学生更要转变学习观念,学生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目前看来,转变学生学习习惯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二)自主、合作、探究极易流于形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有些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味求新求奇,一味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轻视学生基础培养的现象。比如,目前不少教师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呈现出这样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待小组讨论的口令一宣布,教室里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迅速地把脑袋凑在一起,热热闹闹、旁若无人地讨论,教室里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开始汇报个人意见……这种讨论看似气氛活跃,人人参与,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首先小组成员间的发展机会不平等,看似全员参与,却是好学生的一言堂,学困生只能袖手旁观;其次一些小组的学生还在闲聊,尚未进入讨论状态;小组活动的时间不充分,学生还未进入真正的学习状态或问题还没有足够的探究,教师就要求每组派代表汇报,草草收场;再次讨论是一种合作,学生缺乏合作技能,不会倾听,不会合作,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进行相互学习;还有讨论有相当部分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缺乏明确的目的。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探究,也不排斥讨论。关键是究竟什么样的讨论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
首先,讨论的话题要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话题应该是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讨论热情,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单个学生难以独自完成的,是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易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必须经过交流、争议、思维碰撞和相互接纳才能明确的。
其次,讨论要分解任务,明确个人分工和职责,使小组里每个成员都能充分、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有效接纳别人的见解,有质疑和争辩,但不讥讽和嘲笑别人。
(三)教师主导地位的失落
新课改以后的语文课堂经常出现教师不敢讲授,少有分析的情况。使一堂语文课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和满堂说,教师无节制地放纵学生的“你的理解”“你的理由”“你的生活体验”“你的看法”学生的发言也很热烈,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给人感觉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还不错。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学生的积极发言是由于老师的表扬奖励等刺激,而有些教师也不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学生的深层次思维没有被真正激发起来。语文教学的对话变成了以对话为目的的对话。
我们认为对话的实质是交流。所以讲授和分析未必就不是对话,浅显的问答也未必就是实质性的对话。教师如果不能把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向深人,其结果不是听任对话在一个肤浅的水平上滑行,就是眼睁睁看着课堂陷于一片混乱。新课程标准反对教师的话语霸权而倡导平等的对话。提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不应“代替”而不是不应“分析”。在学生对作品的言语形式和言语意义缺乏正确而深刻的感知的情况下。讲析仍不失为一种最快捷的方法。语文教学走向对话不应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的自主阅读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而且从阅读的角度看,只让学生自己来“说”,是不够的。学生自己的“说”,既可能是“鉴赏者”取向,又可能是“感受性阅读”,也可能是“误读”,还可能是个人的“独白”篡位;既可能是脱离文本语境的“似对话”,还可能是无视文本的“不对话”。从教学的角度,教师不仅应该维护学生的话语权,而且应该通过教学的对话,引导学生朝着学会与文本的“对话”的方向发展,因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如何有效地倾听、正确地言说。
(四)评价方式难以改变
我们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对比中或许能发现一些评价方面的问题。相对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新课程考试大纲只能算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种“调和剂”,没有完成课程改革的评价目标。其实,仔细想想,《课程标准》只是单一的语文教学领域的问题,而《考试大纲》因为触及高考,就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毕竟高考是目前社会生活中十分敏感的话题。而现实状况是,社会对高中的关注度是空前的,社会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仍然是升学率。社会不会同情教育,家长也不会原谅学校和教师的任何闪失。所以如果评价方式没有转变,只要高考的指挥棒还牵动着每个教师的神经,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仍然要寻找高考与课改的结合点,所以就很容易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由此看来,对我们来说评价是个极为关键的词汇。它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我们期待着评价方式的转变,这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新课程改革,我们在困惑与探索中前行。改革不是万能灵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唯有一步一个脚印,用我们的汗水与思考才能垒就些微的教育成果。